港股IPO市集热度捏续升温。7月9日,由中信证券独家保荐的蓝想科技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绿鞋后刊行限制54.83亿港元(足额支配的前提下),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限制最大的样式。
不单是是蓝想科技的港股上市,7月9日,对港交所来说,又迎来“铜锣不够用”的一天,还有讯众通讯、公共口腔、极智嘉-W、峰岹科技等共5家企业当天港股上市,包括一家ETF上市,现场同期敲响6面铜锣。
回归上半年,港股IPO市集的主推力无疑来自“A股+H股”形态的上涨。一批A股大型企业赴港上市,不仅为港股注入强盛能源,更有龙头企业凭借可不雅的融资限制置身全球IPO融资前十。A股企业的二次上市波浪,也径直推动港交所上半年融资限制达到880亿港元,重回全球首位。
下半年才刚起程,就迎来蓝想科技的H股刊行上市,47.68亿港元的融资限制仅次于宁德期间、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置身前五。这一A+H的上市案例则呈现多项关键性卤莽。
一是这是香港市集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完成的千亿市值以上A to H样式;
二是香港市集破钞科技规模本年以来最大限制的IPO;
三是自递交H股以来,从请求上市到完成H股上市经由速即,用时仅100天;
四是基石投资者结构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中资长线、多策略基金等多元化类型。
从蓝想科技当天上市推崇来看,相较18.18港元的刊行价,收盘涨幅超9%。
下半年刚启幕,蓝想科技的登场络续了港股A股二次上市上涨。市集遍及关心的是,这家企业能否借助香港市集的轨制上风与国际成本平台,驱散融资身手、全球影响力及抗风险身手的多重跃升,为港股 IPO 市集再添亮色。
立讯精密近日也公告说起将冲刺“A+H”上市。这意味着包括蓝想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在内的“果链三巨头”将在香港市集中师。
融资47.68亿港元,遍及用于加强国际业务疆域
蓝想科技是业内朝上的智能末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处置决议提供商。2007年,蓝想科技在行业内始创将玻璃应用到全球第一款全屏触控智高东谈主机上,奠定了智能末端功能面板的主流本领会线。
蓝想科技的H股IPO推动号称速即。2025年3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0日通过上市聆讯,6月30日开动招股,其中,蓄意全球发售约2.6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设备售占比45%,国际发售占比55%。
从基本面看,智能末端精密制造处置决议是蓝想科技的中枢收入起首。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智高东谈主机与电脑类业务,且这一板块预测仍将是将来营收的主力。值得把稳的是,四肢 “果链三巨头” 之一,蓝想科技曾长久依赖苹果业务,不外“去苹果化”进度已显奏效,苹果公司销售占比从 2022 年的约 71% 降至 2024 年的 49.45%。
颤抖苹果化进度怎么外,蓝想科技还濒临募资金额是否能被周转的疑问,而这则与蓝想科技以往定增融资未全王人使用干系。回溯历史,蓝想科技曾在 2015 年、2016 年 4 月、2017 年 12 月、2020 年 12 月通过 IPO、定增、可转债等姿首屡次募资,遍及样式已建成,但存在部分融资未用完的情形。
2020年12月,蓝想科技向14名独处第三方投资者刊行定增,募资总数为149亿元。公司暗示驱散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使用116亿元,这意味着还有33亿元趴在账上,因此,这次港股融募的必要性天然引起市集关心。
从这次港股募资用途来看,主要聚焦于加强国际业务布局,包括东南亚、北好意思等地的坐褥基地建筑,以提高全球产能与委派身手。事实上,蓝想科技的全球化布局早有动作,自 2017 年缔造蓝想越南公司后,现在业务驻点已粉饰好意思国、德国、日本、韩国,现货白银投资并在越南设有研发坐褥基地。
A+H波浪下,怎么看待蓝想科技H股上市?
蓝想科技 H 股上市的诸多亮点中,47.68 亿港元的融资限制尤为市集防御。关于投资者而言,A 股企业二次上市的募资用途已成为决策考量的高大标尺。“要蛊惑全球资金,必须拿出最中枢的价值亮点。”这是投行东谈主士遍及捏有的不雅点。
投行东谈主士遍及判断,将来一年 A 股科技龙头赴港上市的趋势将捏续。
怎么领会A 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波浪?有接收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多位资深投行东谈主士就两个层面长远分析。
一是为何越来越多 A 股公司聘请港股上市?
最初,香港四肢国际金融中心,是企业出海的关键平台,外资机构对中国钞票的捏续看好,使港股成为引入外资的优先聘请,现常常点布局则恰逢那时。其次,港交所融资驱散上风权臣,昨年 12 月发布的《量度优化初次公开招股市集订价及公开市集的冷落》裁汰了 H 股最低刊行门槛,政策层面进一步运动了境内企业赴港融资渠谈。
还有投行东谈主士以为,不同业业在两地市集存在估值分化,企业天然倾向于聘请估值更高的市集上市,酿成新的订价。这一趋势的背后,亦与香港的市集定位及国度举座战术导向密切干系。
二是港股为何出现较A股更贵的气候?
投行东谈主士分析,投行东谈主士指出,前几年港股曾因往来活跃度低、估值承压,导致部分企业难以驱散再融资,致使通过回购刊出股份复返 A 股。而现时港股估值走高,中枢源于资金捏续流入 —— 高估值带动往来活跃、流动性改善,酿成企业更愿赴港融资的正向轮回,这其中亦包含境外资金对干系方向的长久看好。
从券商研报分析来看,知道这一气候最初需知道AH溢价产生的根源。中金盘问暗示,天然兼并公司的A股和港股“同股同权”,但A股和港股两地市集在投资者结构、往来、流动性、再融资,以及汇率等方面王人存在诸多各异,再加上不同投资者对兼并家公司有不同不雅点,因此存在价差也属天然。但之是以AH价差长久存在,根柢原因是二者之间不可解放兑换,且缺少套利机制。
180家A股企业列队H股上市,钞票订价权“南移”?
现时,A 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的上涨捏续涌动,推动 “A+H” 上市形态加快普及。关于 A 股龙头企业而言,通过 H 股融资引入外资、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的需求日益伏击。
Wind数据炫耀,2025年上半年共有10家港股IPO完成“A+H”两地上市,分手是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期间、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安井食物、蓝想科技及FORTIOR。IPO融资限制合计793.02亿元。除已上市的10家“A+H”企业外,年内还有180家A股企业正列队上市港股,储备动能足够。
从业内不雅点来看,A股中枢钞票订价权正系统性“南移”,港股成中枢钞票价值发现主阵脚,中枢钞票主要谀媚在AI科技、新破钞调动、创新药卤莽三大规模。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近日受到采访称,港股市集谀媚了边远全球一流的机构投资者,企业与之开展长远调换相助,粗略完善自己不断架构、与国际模范接轨,进而为全球化战术的推论筑牢根基。此外,“A+H”上市形态还粗略配置风险对冲体系,确保融资的富厚性。
从融资身手方面来看,“A+H”上市形态促成了内地与香港两大成本市集的协同联动,让资金限制和融资天真性驱散了双重跃升。其一,融资限制得以扩大。其二,估值互补的上风充分露出。企业借助在两个市集同期上市,粗略达成估值对冲,进而优化自己的成本组成。此外,企业还能依据不同市集的资金情状、政策教养以及估值上下,天真挑选妥当的融资时机。